概述: 为了在实物资产管理平台中建立一个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可长期维护的主数据体系,我们需要对所有实物资产进行标准化分类。本指南旨在明确定义“设备 (Equipment)”、“部件 (Component)”与“工具 (Tool)”这三个核心资产类别。
本次分类的核心基准是资产在生产运营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与“管理定位”,而非其简单的物理属性。遵循此标准将确保数据录入的一致性,为后续实现精准的设备维护、高效的备件管理和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1、对于设备、部件(备件)、工具的定义
1.1、设备 (Equipment)
定义:
设备是指一个完整、功能独立的单元,设计用于执行特定的操作或工艺。它通常由多个集成部件和组件协同工作。设备通常是固定的,可有可移动的,但在其运行寿命期内通常保持在原位。
设备是资产层级中的最高层或核心层。它是一个为了实现特定生产、运营或辅助目的而设计的、功能上相对独立的完整系统或机器。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设备是我们进行维护计划、成本核算和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对象。

关键特征:
- 功能独立性: 它本身就能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例如,一台泵的功能是输送流体。
- 管理核心: 它是制定预防性维护(PM)、预测性维护(PdM)等策略的主体。我们会为一台“设备”创建一个完整的档案,包含其规格、供应商、历史维修记录等。
- 成本点:所有与它相关的维护费用(人工、备件)最终都会核算到这台设备上。
管理系统中的体现: 在系统中,每台设备都会有一个唯一的资产编码(如 100-P-101
),并关联其所有的技术参数、图纸、SOP、维护历史和成本中心。
化工行业示例:
- 反应器: 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
- 蒸馏塔: 用于根据挥发性分离液体混合物。
- 泵: 用于输送流体的机械装置(例如离心泵、容积泵)。
- 换热器: 在两种或多种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装置。
- 储罐: 用于储存原材料、中间产品或成品的巨型容器。
- 压缩机: 增加气体压力的机器。
1.2、部件 (Component / Part)
定义: 部件是构成设备的、可拆分和更换的组成部分。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设备的最终功能,但它的正常工作是设备能正常运行的前提。部件通常在库存中为“备品备件 (Spare Parts)”。

关键特征:
- 从属关系: 部件必须安装在某台设备上才能发挥作用。它在资产结构中是设备的“子节点”。
- 可更换性: 部件是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中的主要更换对象。例如,我们维修水泵,通常是更换损坏的“机械密封”或“轴承”,而不是更换整台泵。
- 库存管理对象: 对于关键或易损的部件,我们需要在仓库中进行库存管理,以确保维修时可以及时获取。
管理系统中的体现: 在系统中,部件通常通过物料编码进行管理,并与设备主数据建立“物料清单 (BOM)”关系。例如,P-101
这台设备的BOM清单会列出它需要用到的电机、轴承、机封等的物料型号和数量。这使得在创建维修工单时,可以方便地申领正确的备件。
化工行业示例:
- 阀门: 调节管道中流体流量的装置(例如球阀、闸阀、控制阀)。
- 密封件/垫片: 防止管道、泵或容器泄漏。
- 轴承: 减少泵或电机等旋转机械中的摩擦。
- 叶轮: 泵或混合器中的旋转部件。
- 传感器: 检测并响应物理环境中事件或变化的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 电机: 为泵、混合器等提供动力(如果作为一个单元更换,有时可归类为小型设备,但通常被视为大型机器的部件)。
- 管道和管件: 大型管道系统中的管道和连接件。
1.3、工具 (Tool)
定义:
工具是维修、操作或检验人员在对设备和部件进行作业时所使用的器具,通常与设备的安装、维护、修理或操作相关。工具通常不会成为机器或工厂基础设施的永久组成部分,也不消耗在生产过程中,而是辅助完成某项任务。

关键特征:
- 辅助:工具的价值在于“被操作使用”,以完成对其他资产的维护或操作。
- 非永久安装: 工具在使用后会被带走或归还,不会成为设备的一部分。
- 状态与位置管理: 管理的重点在于确保工具可用、精度合格(如需要校准的扭矩扳手、校验仪)以及可以被快速找到(位置跟踪)。
管理系统中的体现: 工具也作为一类资产进行管理,但其管理模式不同。系统会跟踪工具的校准证书、有效期、当前的保管人或存放地点、借用/归还状态。对于高价值或需要精确控制的工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化工行业示例:
- 手动工具: 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用于一般装配和拆卸。
- 电动工具: 钻头、砂轮机、冲击扳手、锯,用于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 专用维护工具: 扭矩扳手、管切割器、法兰张开器、液压机。
- 诊断工具: 万用表、振动分析仪、热像仪、压力表(用于故障排除的便携式工具)。
- 安全工具: 锁定/挂牌套件、密闭空间进入设备(尽管有些如果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可能会归类为“设备”)。
- 校准套件: 用于校准传感器和仪器。
2、按“功能”而不是按“物理特性”来划分资产的示例:
“仪表”是化工厂中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一类资产,对其进行合理分类至关重要。我们建议不要将所有仪表“一刀切”地归为同一类,而是根据其在系统中的角色进行细分:
建议标准:
- 仪表作为“设备”:
- 适用情况: 功能上高度独立、系统复杂、自身就是一套完整的分析或控制系统的仪表。
- 举例:
- 在线分析仪系统 (如在线色谱仪、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 DCS/SIS 系统的核心机柜
- 用于贸易结算的质量流量计或流量计算机
- 仪表作为“部件”:
- 适用情况: 大多数作为大型设备或管道系统的附属测量元件存在的现场仪表。
- 举例:
- 安装在泵、反应釜、储罐上的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液位计。
- 管道上的调节阀、电磁流量计。
- 仪表作为“工具”:
- 适用情况: 非安装的、便携式的、用于临时检测或校准的仪表。
- 举例:
- 手持式气体检测仪
- 万用表
- 便携式压力校验仪
我们的建议是: 将绝大多数现场仪表作为其主设备的部件进行管理,这最符合实际的维护和成本归集逻辑。而对于少数大型、独立的分析系统,则应作为设备来重点管理。
除了仪表,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化工行业还有以下两类资产也需要用类似的逻辑进行细分,提前明确其分类规则,可以避免未来的管理混乱:
- 阀门 (Valves):
- 作为“设备”: 通常指大口径、高压力、结构复杂且对工艺至关重要的控制阀、安全阀(PSV)或特种阀门。它们需要独立的维护策略。
- 作为“部件”: 大量的、常规的手动开关阀、球阀、闸阀等,通常作为其所在管道这个“设备”的部件进行管理。
- 电气设备/元件 (Electrical Equipment/Components):
- 作为“设备”: 如大型变压器、高压电机、开关柜、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 作为“部件”: 开关柜内部的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保险丝等。它们是开关柜这台“设备”的可更换部件。
总结与展望
表1 总结了这些区别:
特征 | 设备 | 部件 | 工具 |
---|---|---|---|
主要作用 | 执行特定的工艺/功能 | 设备的一部分,使其能够发挥功能 | 用于操作使用,以服务于设备/部件 |
功能性 | 独立功能单元 | 不能独立功能 | 辅助任务,不参与生产 |
价值 | 高资本投入 | 通常较低(单独) | 变化大;从低成本到高度专业化 |
移动性 | 通常固定;可能大型/笨重 | 固定在设备内,或作为库存/备件 | 便携,可移动 |
跟踪重点 | 独立资产历史、性能、成本 | 库存水平、物料清单、故障率 | 位置、校准、使用、库存 |
示例 | 反应器、泵、蒸馏塔 | 阀门、密封件、叶轮、传感器 | 扳手、万用表、扭矩扳手、钻头 |
系统管理 | 通常在实物资产系统中跟踪管理; 其中高价值设备在固定资产中跟踪 | 通常在库存中跟踪管理; 其中高价值部件在实物资产中跟踪 | 通常在库存中(或专项台账)管理; 其中高价值工具在实物资产中跟踪; 达到转固标准的可转固 |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功能角色”的分类方法,不仅为我们清晰界定了设备、部件与工具,也为处理仪表、阀门、电气元件等复杂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路径。
将此标准贯彻于资产主数据的创建和梳理全过程,是我们构建一个高质量、高可用性资产数据库的关键。一个定义清晰、结构合理的数据基础,将直接提升资产管理平台的长期价值,使维护策略的制定更具针对性,备件库存管理更趋合理,成本分析也更为精准。
我们建议将本文件作为所有相关人员录入和审核资产数据的核心指导原则,以确保从项目初始便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数据治理标准。